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也为我国2023年乃至后面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方向定了调。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将“扩大内需”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眼下,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经启动。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开发是采矿业下游三大领域,其投资和发展预期对采矿业至关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要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纲要》提出: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上游产业,锂、钴、镍、锰、铜、铁、稀土等矿产资源及相关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动力。《纲要》也提出,要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城市设施规划建设和城市更新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强调,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纲要》也明确提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特别指出要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还提出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在推进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生态地质工作等也必将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一直以来,地质工作在支撑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实施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而且,随着一系列重要工程的加快推进,也极大可能将带动钢铁、砂石、有色金属等相关矿产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费。在《纲要》中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包括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市场体系、丰富乡村经济形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多个方面。
在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地质工作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以找水打井、特色农业、防灾减灾、地质旅游和绿色矿业等方面为抓手,既解决民生保障突出问题,又助力推动产业发展。《纲要》提出,要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制造业供应链提升工程,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原材料、技术、产品,增强供应链灵活性可靠性等。矿业是资源丰富地区的支柱产业,也是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所有其他产业原材料供应的保障,是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制造业产业的发展速度决定了为其提供原材料的矿业的产品增量和行业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