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事故形式及防范措施
发布日期:2024-09-11 作者: 点击:
本矿井的主要运输方式、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和主要防范措施、电机车运输:
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机车撞压人,架线触电,物料超宽造成刮人,机车或列车掉道、颠覆造成的人身伤害,乘坐非乘人车辆或扒车、跳车造成的人身伤害,司机未将机车停稳就下车或摘挂销链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工作地点安全距离不足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主要防范措施
A:机车司机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操作。按照规定的信号指令开车,开车前必须发出开车信号。遇行人、道岔、弯道、坡度大、噪音大、视线有障碍、硐室口等地点必须及时减速鸣笛。
B:严禁人员自运行中的电机车前方跨越。
C:严禁在有架空线的地点(我矿井下架空线高度为轨面以上2.4米)肩扛或高举钢钎等导电性材料,禁止站在矿车内装卸物料,确需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切断架空线电源。
D:机车司机行车前要认真检查车辆装载和组列情况,禁止超长、超宽、超高、超重或捆绑不牢的物料入列。
E:经常检查轨道,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F:禁止在机车运输线路上进行人工推车,确需进行时必须征得调车站得同意,由调车站通知司机。
G:禁止乘坐非乘人车辆或扒车、跳车。
H:机车司机下车前必须切断电动机电源、将控制器手把取下保管好、扳紧车闸、不得关闭车灯,不得将机车停在超过3‰的坡道上
F:摘挂钩或进行其它与车辆运行有关的作业时必须待司机将机车停稳
刮板输送机运输:
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由于联轴节、传动链等运转部位未装保护罩,机尾未装护扳,人员靠近时,易被转动部位绞伤;刮扳链由于被不平的机槽接口或木块等杂物卡住,拉力突然猛增,致使机头或机尾突然撬起,易打伤或挤伤附近工作人员;工人违章乘坐输送机或在机槽内行走,易被突然向上跳动的刮扳链打伤;工作人员处理输送机故障时未停车,或虽已停车,但未挂“有人工作、禁止开车”的警示牌,均易误开车而造成人身事故;机头、机尾未按规定打设支柱、锚固设施松动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主要防范措施
A:电动机与减速机的联轴节、传动链条、链轮等运转部分应设保护罩或保护栏杆,机尾应设护扳,否则不许开车。
B:严格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任何人员不能在机槽内行走,也不能乘坐输送机。一般不用输送机运送长料和长工具,特殊情况必须制订安全技术措施。
C:刮扳输送机沿线应装设声光信号或简易信号,开车前,先发信号,后点动试车,待确无问题再正式开车。
D:机槽接口要保证平整,机头机尾紧固装置要牢靠。无紧固装置要用顶柱撑牢。
C:必须保证输送机的安装质量,做到平、稳、直。平时要坚持维护、检修制度,做到勤检查、勤注油、勤清理、勤修理,发现零部件损坏要及时更换和修理。
胶带输送机运输
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转动、传动部位伤人事故;胶带着火、违章乘坐皮带造成的人身伤害等。
主要防范措施
A:胶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联轴器、传动滚筒、尾部滚筒等处要装设保护罩或保护栏杆。需要跨越胶带的通道要装设过桥 。
B:司机开车前,要查看胶带上和机头机尾近旁有无人员。确认无人后才能发开车信号。启动时先点动试车,无问题后再正式开车。
C:工作人员的衣着要利索,袖口、裤脚、衣襟要扎紧,长发必须盘在安全帽中。
D:在胶带输送机运行中,向中间托辊注油或处理托辊故障时,要特别小心,严禁直接用手去拨弄托辊。
E:胶带输送机运行中,严禁用铁锹或其它工具刮除粘在滚筒上的煤泥,或用工具拨正跑偏的胶带。
F:严禁乘坐或横跨皮带。
G: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开车”的警示牌。
H:安装胶带输送机的巷道两侧要有足够的宽度,输送机与支柱或墙壁之间最突出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0.4m。
I:要保证胶带输送机的安装质量。胶带输送机要做到平、稳、直,运转灵活自如。司机要加强对胶带输送机的维护检修,严守岗位,发现事故或故障,或得到停车信号,都必须立即停车。各种安全设施要齐全可靠,如有缺损或失效,不许开车。
斜巷跑车事故的预防
绞车司机、把钩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绞车司机在开车前要详细做好各项检查,特别是制动装置灵活可靠;在操作时松闸与紧闸要平稳过渡,运行中密切注意钢丝绳的运行情况,出现异常应紧急停车。
信号把钩工在开车前必须详细检查各车的装载和连接情况,严禁超挂、超重提升。
使用合格的达到规定安全系数的钢丝绳,定期检查钢丝绳的磨损、锈蚀、断丝情况,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
线路中的托绳轮应完整、齐全,转动灵活。矿车的连接装置必须可靠,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都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倾斜井巷提升必须加装保险绳。
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制度。
严格按规程要求设置一坡三挡。
在运输巷道中行走时的注意事项
行人在大巷中应走人行道一侧,遇机车驶来5米前停步躲避,待机车通过后再行通过。
严禁在井下乘坐矿车、机车等非乘人车辆,严禁扒车、跳车
遇斜巷提升必须坚持“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躲避并汇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