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安徽省泗县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纪实
发布日期:2019-07-01 作者:峻峰监理 点击:
风景这边独好。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泗县屏山镇的茶山和洼张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治理项目现场,只见曾经千疮百孔的矿区如今已变成绿水青山。一行行刺柏、冬青整齐排列,果树园里石榴花开正艳、冬桃挂满枝头;一排排蔬果大棚,与一望无际的田野浑然一体; 一汪汪清澈见底的潭水、一座座凉亭,镶嵌在四通八达的硬化道路之间,与周边美丽的村庄遥相呼应……这是泗县近年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意见,加强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缩影。
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共投资4300万元,23个废弃灰岩矿矿山已完成治理并通过验收14个,正在施工治理项目2个,剩余7个在有序推进中;共恢复治理面积达1800余亩,复绿面积近千亩,共种植桃树1.8万株、软籽石榴1.7万株、冬枣200余株,安装防护栏9000余米,竖立警示标志40个,安装全方位监控摄像头30余个,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26个砖瓦窑厂已全部完成治理并通过验收,治理面积达1600多亩,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目前,该县一年四季有绿色,3至6月可赏花,5至10月有鲜果。
长期以来,泗县非煤矿山以开采普通建筑石料用灰岩为主,导致地貌景观被破坏、崩塌等地质环境问题十分普遍。2017年11月,泗县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印发《泗县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全县关停矿山修复实施方案》《泗县环保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月活动方案》,细化整改任务,逐条明确整改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目标明确,拉开了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序幕。
为加快推进整改工作,原泗县国土资源局结合实际,制订《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措施实施方案》。同时,该局聘请省级地质环境治理专家,对废弃灰岩矿矿山和砖瓦窑厂实施现场踏勘、实地测量,并委托有资质的编制单位制订编制方案,邀请专家和群众代表参与项目论证,确保一个项目一个方案,切实做到因地制宜。
在具体工作中,泗县坚持做到直面问题,对标对表、立行立改,全力抓好整改落实工作,要求每个项目做到“六有”,即有方案、有台账、有督查、有记录、有专家指导、有带经纬度的对比图,每周调度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挂图作战,建账督办,确保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为确保整改高质量,泗县加强技术引领,实行专家全程参与指导。在项目实施前,泗县从省级专家库邀请地质环境治理教授级专家参与评审;项目实施时,印发《关于成立关停矿山生态修复专家督导组的通知》,聘请省级地质环境治理方面的专家成立专家指导组,及时解决生态修复过程中出现的业务和技术问题;项目验收时,专家组严格按照项目设计方案要求组织验收,未按设计施工的,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后专家组方签字通过验收,确保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宜建设则建设”的要求,泗县做到“三结合”,即将关停矿山生态修复与周边环境治理相结合、与土地复垦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考虑短期治理效果和长期生态效益,制定关停矿山修复“六个一”标准。即,危岩悬石一律清除,全面消除地质灾害等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建筑物、构筑物一律拆除清场,达到项目现场整洁;原生产设备、机械一律拆除,确保完全撤离项目区;残存废弃物一律清运出场;对裸露矿山一律覆土(沉积后不低于60厘米),达到修复预期效果;能植绿的一律植绿、栽种植被(爬山虎、葛藤、观音柳等植物)。对开采断面采取上下、中间、点穴植绿方式解决断面绿化,科学制订项目生态修复方案。
通过对非煤矿山的深入整治,泗县逐步形成了自然山体环境修复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相结合的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模式,将废弃矿山变成珍贵资源,能复垦耕地的一律复垦成耕地;能作为工矿废弃地的,一律按工矿废弃地处置;验收后一律作为占补平衡后备资源。这样一来,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又储备了土地开发后备资源,积累了更多的生态财富,有效地拓宽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思路。
与此同时,泗县还在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该县强化后期管护工作,对已验收的矿山治理项目,加大植被管护力度,严格落实项目管护责任,坚持“建管并重”,建立集“建管养”为一体的生态修复机制,明确矿山后期管护责任,切实解决辖区内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问题。坚持常态化巡查,定期更新项目照片,做好绿植绿化的管养管理。坚持修复矿山管护“三个不变、三个不减、三个加强”原则。即,管理模式不变、管理结构不变、管理要求不变,严防死守的强度不减、吃苦耐劳的劲头不减、失职问责的力度不减,团结协作的力度要加强、严格考勤的力度要加强、巡查登记的力度要加强,确保目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监督到位,关停矿山生态修复效果持久、明显。